2015年4月29日,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【鸿儒论道】2015年第7期在上海举行。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、中国并购公会会长王巍先生以《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史》为题,分享了世界金融史带来的启示,以及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展望与判断。
王巍首先肯定了2013年启动的金融变革对中国的重要意义,认为其堪比金融史上1980年的美国金融自由化和1983年的日本金融革命。中国经济改革三十余年,尽管在商品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由经济,资本市场实质上从未放开。他将金融比作现代社会经济的血脉,而放松利率管制标志着资本市场基础性再造的开端,随之而来的将是所有资产的重新定价和价值挖掘,这是近两年新三板、并购市场与大牛市的动力。
而更重要的是,2013年金融变革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,利率自由化趋势促进了一大批“草根”金融创新形态与企业的崛起,直接改变了以往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。互联网金融时代,传统金融体系的坐标和参照系被颠覆。他认为,互联网金融绝非传统金融界用互联网方式拓展业务这么简单,而是金融制度面临创新思维的冲击,导致金融的全面脱媒乃至社会生态的革命。最终,去垄断化的、市场化的、去中心化的普惠金融时代即将来到。
王巍认为,从金融史看,互联网时代前金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货币的权威性方面,即传统的“计价标准、交换工具、财富储藏”,而货币的权威需要监管与垄断来保证。互联网大数据时代,金融已经具备与货币脱钩的条件,升级为信用的载体,因此未来信用将是金融的基石。而金融自由化,对普通人生活最大的影响是,从制度安排上(效率与稳定)和生活态度上(创新与理性)使我们获得了“安全性、独立性、幸福感”。
王巍也强调了金融史研究对于金融启蒙的重要意义。研究并梳理货币起源与自由化、信用起源与自由化的变迁,能够有助于摆脱一些固有错误观念对金融自由化的束缚。当前世界正处于金融自由化洗牌的新阶段,核心要素是现金流、人才与服务,交易。同时,金融启蒙亦能帮助民众破处金融阴谋论,修复常识教育。
本次【鸿儒论道】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主持,资深金融从业人士、财经作家陈斌,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高利民担任评议嘉宾,约一百余位听众与会。在评议环节,各位嘉宾还就金融自由化带给普通投资者的机会、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理念的颠覆、金融自由化对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探讨。
“鸿儒论道”是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联合发起,并由长安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支持,双周定期举行。论坛关注中国金融与宏观经济中的各种问题,致力于为学者、监管者和业界专家搭建跨界交流的平台,为中国经济和金融提供专业意见。